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讲话

时间:2024-12-06 09:41:59
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讲话[此文共7172字]

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请大家来到政协开座谈会,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大家一起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同时也希望征求我们的老干部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首先,我代表政协领导班子向政协所有的老领导、老同志对政协工作一贯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70年来,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就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推动人民政协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不断发展。

一、人民政协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致赞同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诞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有历史缘由。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签订的《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同盟和无党派社会贤达代表共38人,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就改组政府、整编军队等重大问题达成了五项协议。虽然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但却“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取得解放战争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以后,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个方面的热烈响应。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政协是沿用了旧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但以它的组织和性质来说,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会,决不是发源于旧的政协。”接着,他阐述了人民政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新旧政协的本质区别。他说:“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了大革命运动,经过了四个革命阶段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最近三年来的人民解放战争,才形成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样的组织,可以说这是一百多年来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牺牲奋斗的果实,也可以说是30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集体表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组织便是中国共产党过去所主张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它绝对不同于旧的政治协商会议,旧的政治协商会议已经让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可是大家都熟悉这一组织形式,所以今天我们沿用了这个名称,而增加了新的内容”。这就是人民政协这一名称的历史由来。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承担起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出席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人士共662人,包括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各地区和各界的代表,汇集了国内一切拥护人民民主的进步力量。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次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大宪章,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赋予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作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毛泽东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光荣地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举行过四次全体会议,为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各种社会力量为实现国家总任务而奋斗、活跃国家政治生活、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扩大国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新中国各项建设贡献了力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说:“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确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首次提出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首次阐明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强调正 ……此处隐藏1112个字……了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二是提案办理关注民生。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食品药品安全、公共服务保障等问题,引导委员和党派团体深入了解实情,积极撰写提案,理性务实献言。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共审查立案提案385件,从中筛选10件民生提案重点督办,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到承办单位现场调研、实地督办,促进提案落实。如关于在全县设立“道德法庭”、合理规划城区学校布局、加快我县停车场规划及建设、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增加公共厕所等意见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采纳、积极落实,政协提案办理的过程逐步成为政协委员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过程。三是脱贫攻坚惠及民生。县政协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在真帮实扶上精准发力,印发出台《关于全体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意见》,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先后组织开展“携手聚力同行 助力脱贫攻坚”倡议活动和“三个一”帮扶活动,各界别委员站位大局,发挥专业专长,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送医下乡”“双节慰问”“送衣送温暖”等活动,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实现了委员价值,展现了委员风采。累计协调争取基础设施项目120个,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捐款捐物折款100余万元;送医送药下乡20余次,义诊4000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200余次,直接受益群众达6000多人;安置贫困人口就业5000余人。

(四)凝心聚力,民主团结取得新发展

发挥政协独特优势,搭建“大平台”,积极促进各方面关系和谐,汇聚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一是坚持团结共事,发挥党派作用。密切与各党派、民族宗教、界别委员沟通联系与协作,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沟通机制。尊重并保障各党派团体在政协履职的权利,坚持提案重点督办、发言重点安排、视察调研重点考虑,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二是加强纵横联系,促进协同互动。主动配合省市政协围绕脱贫摘帽、张姓实业发展、乡村基层治理等课题开展调研、协商,建言献策,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先后接待湖南省永州市政协、山东省临沭县政协、枣庄市政协,南乐县政协等20余家政协组织来我县考察调研,促进了政协横向联谊交流和纵向联系沟通。三是编辑文史资料,做到以史资政。继续做好全县993个行政村《一乡一村一故事》的整理、编辑工作,县委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对此书的编纂工作作出批示,并亲自为该书撰写《记录龙乡千村乡愁,促进濮阳乡村振兴》的序言。至目前,城关镇、渠村乡等11个乡镇分卷已交付印刷出书,共计240万字,其余10个乡镇初稿已完成,正在编辑、校对。经过走访、约谈、查档案等方式方法,征集《改革记忆——濮阳县改革开放40年》文史资料30余份6万余字。整理编印出版伟人名师干部《谈传统文化》《谈感恩》等系列丛书21本400万字。

(五)固本强基,奋发有为树立新形象  

坚持以自身建设激发内生动力、提振精气神,树立了履职有力、奋发有为的政协形象。一是优化委员服务管理。利用微信、网站等媒体平台及为委员订阅报刊杂志等方式加强委员理论学习,提高委员履职能力。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学、座谈会谈,举办专题培训会等形式,邀请市县相关专家围绕履职能力、业务知识、精准扶贫进行专题培训。出台《政协濮阳县委员会履职量化管理办法》,建立请假、履职统计、评优奖励等制度,创新建立履职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专人负责、动态管理,将委员履职行为进行细化和量化,切实增强政协组织的约束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提升专委会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科学分配专委会年度工作任务,每年确定2-3个重点课题,鼓励专委会与对口政府部门开展协商交流,注重专委会之间的联合联动,统筹兼顾、优势互补、以专业思维提升建言高度、以专业水准彰显履职功力。三是加强政协机关建设。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抓手,每周二例会集中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政策,大力营造崇学、尚学的浓厚氛围。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通过举办职工运动会、演讲比赛、征文、道德讲堂等活动,实现了素质与工作双提升。县政协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省市文明办充分认可和高度肯定,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检,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单位。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会议制度、机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机关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显著提升,继续保持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根本,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以优质服务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在脱贫攻坚一线,县政协机关6名同志驻村帮扶,7名同志参与督导、巡察,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展现了政协人的责任与担当。

十三届县政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的结果。县政协的工作,得到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老领导、老同志的热情帮助,政协各参加单位、全体委员付出了辛勤汗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十九大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相比,与县委和全县人民的期望相比,政协工作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比如,民主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各参加单位的联系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联系和服务委员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探索,履职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大等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去做好。也希望老领导们经常回机关看看,坐坐,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困难及时地给我们交流反映。

在此,我衷心地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讲话[此文共717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