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草绿色防控暨农残控制培训班上的讲话

时间:2024-10-22 16:50:10
在烟草绿色防控暨农残控制培训班上的讲话[此文共7739字]

同志们:

这次培训是以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残控制为重点组织的一次培训,而且也是贯彻落实年初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天上午,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海洋农业研究中心强主任和王老师分别作了精彩授课,老师的授课系统、全面、针对性强。培训结束之后,建议大家把材料拷回去,对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学习,更好的落实好我们的绿色防控和农残控制工作。刚才,科技处张处长就绿色防控、农残控制、科技项目和烟叶生产谈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根据培训班的要求,结合落实会议精神,我谈四点意见。

一、细化措施,确保今年完成收购计划

今年,全省烟叶各项工作较为主动,各产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省局(公司)党组的战略部署,围绕“补短板、提质量”,大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在上次会议上,许总用打好了六个攻坚战来总结,对今年以来的烟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烟叶生产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有需要解决的难点、焦点问题。当前如绿色防控的问题、烤房维修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烟叶采收、烘烤、回潮等等,这些都是在阶段性环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从年初到现在,大家一直在绷紧一根弦,而且和大家沟通的时候,普遍反映很有成就感。由于我们前期各项工作相对比较扎实,整个烟田的长势长相非常好,下一步大家更需要绷紧这根弦,不要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如果现在绿色防控抓不好,出现农残问题,烤房维修做不好,出现漏烟问题,全年的工作就要打折扣。所以要卯足劲,把每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扎扎实实的解决掉,最终才能取得好的结果,让大家全年的努力变成最终的工作成效。如果出现松懈思想,任何一个环节工作落实不到位,必将对全年烟叶生产造成影响,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许总在多次会议上指出,今年要确保完成烟叶收购计划,为全年烟叶经营和下一步开拓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尽管前期大家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比较明显。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烟叶生产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劣杂品种清理、面积核实和自然灾害等。下一步,要按照徐总在日照会议上的要求,坚持不懈抓好劣杂品种清理,在大田团棵至旺长期开展第四轮排查清理,并在采烤、收购、内部交接环节严格把控,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劣杂品种彻底清除。在上次会议上,许总提出要在6月10日前完成面积核实上报,要真正把面积做实、核准,为下一步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近期,各地市都在面积核实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逐户核实种植面积。最近采取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烟叶上的同志采取电访的形式询问烟农,专门给所有烟农打电话:“种了多少烟?种的什么品种?面积是多少?多少块地?等等”,下一步还将对大田管理中的“打了什么药?打了几次?效果怎么样?病害情况怎么样?”,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跟踪询问。我认为这是对生产现场管理措施一个非常好的补充,老百姓不说假话。建议各个地市学习这样一个好的经验做法。省公司计划在6月中下旬开展第一轮烟叶生产检查,对各产区面积核实情况进行抽查,并对劣杂品种清理情况进行核实。同时,我们还要抓好防灾减灾工作,7、8月份的气候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去年前期整体生产形势较好,但8月份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烟叶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要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把排水沟提前挖好,涝灾、雹灾易发区域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各产区要加强产情调查和产量估测,切实提高生产把控能力,在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同时,确保完成烟叶收购计划。

二、围绕烟叶质量安全,切实抓好绿色防控和农残控制

2016年,国家局启动实施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以来,我省烟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烟草绿色防控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烟草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初步建立;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推广力度大;生物性信息素“诱捕器”等理化诱控推广应用广。今天上午通报的烟叶农残情况,尽管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大家也应看到,35个批次的样品农残超限,实际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防治烟粉虱造成的杀虫剂残留超限,另一类是防治根茎类病害和叶部病害导致的相关农药残留超限。其中,多菌灵和啶虫脒两种农残超限样品加起来是29个,也就是说83%的样品农残超限是因为这两种药。今天上午,任主任和我沟通的时候,建议今年把多菌灵列入禁用农药。因为连续几年多菌灵检出和超限比例都比较高,而且多菌灵对目前烟草病害防治作用不是很明显,替代农药也非常多。既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也要看到我们近年来在农药使用、农残控制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但是,也要看到,我们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云南和贵州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烟叶农残监测体系,湖北、安徽、广东、重庆实现防治烟草蚜虫农药“零施用”,贵州遵义成功开发蠋蝽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技术,开辟烟草虫害防治的新途径。我省烟草绿色防控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推广的面还不够广,产区之间不平衡,进一步加强绿色防控工作非常重要。下一步,要围绕烟叶质量安全,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防控要做细。通过大垄高垄深沟和排水沟的配合,确保排水顺畅,预防根茎类病害发生和蔓延。今年我们有这个信心,有了大垄,降雨对根茎类病害传播的影响将会大幅度降低。农残是不是超限,关键在于用药情况,只要病害轻了,用药少了,农残肯定会少。当前烟田土壤墒情不错,烟叶长势良好,中耕以后要尽量减少田间操作次数,避免病害的传播。要充分发挥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的作用,及时监控病虫危害情况,做到及时、合理、准确用药,坚决避免乱用药现象的发生。农业防控要做细,还要重点关注、关注重点。很多农残的超限,是由于出现病害以后烟农有病乱投医。对已发生病害或病害发生趋势比较明显的烟田要重点关注,重点是关注它的合理用药、关注它的防控效果。防止病害传播,一是消灭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个别烟田已经出现了马铃薯Y病毒病,有的整株烟叶变形,建议在烟株还未长起来之前,整株烟叶受到伤害、在烟田里价值不大的,及时进行清理,把烟株底下的土一起清理,让它远离烟田,即使发病棵数比较少,也不要把它留在地里作为传染源。另外,还要注意切断传播途径,烟叶生产机械操作、人进烟田,如果先碰到病株烟叶、再接触好的烟叶,接着就会引起病害传播。为了提高防控效果,建议在农业防治上,要重点关注病害烟田,关注重点是往年出现超限的农药使用情况。

2.天敌资源利用要做实。按照《2018年度山东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实 ……此处隐藏1828个字……期的努力变成宝。首先,要切实抓好烤房漏烟的排查维修工作。前期,各产区分别对漏烟烤房进行了初步排查,从排查结果看,任务非常艰巨,情况十分紧迫。各产区要尽快完成漏烟烤房排查,制定解决方案,宜调则调,宜修则修,确保不耽误今年烘烤使用,坚决杜绝因烤房漏烟造成的烟叶质量问题。其次,要更加注重烘烤队伍建设,确保每个烟站至少配备1名烘烤主管,每300-500亩烟田配备一名职业烘烤师,每座烤房(群)都要有一个司炉员骨干,对辖区烘烤工艺负责。烘烤师、司炉员要全部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由县公司进行技术和实操培训,确保烟叶烘烤工艺落实到位。要把自控仪操作权限管控作为工作重点,坚决杜绝未经烘烤主管允许私自修改烘烤曲线的行为。要围绕提高烘烤责任心,完善烘烤师、司炉人员考核机制,把烘烤质量与合作社烘烤专业化服务补贴挂钩,与司炉人员工资收入挂钩,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今年每个合作社都要开展这项工作。

四、提早谋划,切实做好烟叶收购准备工作

在日照会议上,徐总要求今年全省7月下旬开始收购。这是收购模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对提高烟叶收购质量、规范烟叶收购秩序、推进原收原调、提升山东烟叶市场信誉具有重要意义。提前收购需要做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大家要认真研究,统筹考虑,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徐总要求,我们要学习皖南的经验,把专业化分级纳入收购流程,烤房的烟叶直接进入收购程序,避免烟叶到烟农家里去分级。有些地市方案已经报到烟叶处,总体感觉不是很完善,还没有把这一点真正的吃透、认识到位。因此,在制订方案的时候,要明确以下几点:

1.将烟叶分级加工纳入收购流程,确保烟叶从烤房直接到烟站,杜绝烟农在家中初分级。制定的所有收购方案,都要围绕这一条来,就是研究烟叶从烤房进入收购流程。如果烘烤工场有收购场所的,直接进入烟叶加工收购;烘烤工场没有场所的,直接由烤房进入烟站进行加工收购。烟叶从烤房到烟站,实行按炉次收购,边烤边收,减少了中间环节,可以有效解决掺杂使假、非烟物质、盐水回潮、硫磺熏蒸、烟叶外流等一系列问题,真正达到我们对烤后烟叶完全可控的目的。近年来,安徽皖南烟叶公司一直采取这个办法,效果非常好,工业认可度非常高。大家学习皖南的经验,首先要把这一条做实,即烟叶直接从烤房进入烟站收购流程,这一条做不实,其他的配套措施就跟不上,提前收购就失去了意义。各产区在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要高度统一,从管理措施上、流程设计上、政策制定上都要按照这个要求去考虑、去落实。

2.认真研究烟叶从烤房直接进烟站的相关配套措施。第一个,要切实提高烟农的配合度。烟农同意不同意,是抓好提前收购的前提。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农场和大户没有问题,关键在少数的小户。也就是说70-80%的烟农是认可的,只有那些有侥幸心理、想掺杂使假、想获得不应该获得效益的烟农不认可。要加强宣传,算账对比,让烟农明白提前收购在减少烟叶损耗、降低分级成本、增加种烟效益等方面的优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第二个,要解决好烟叶回潮问题。今年必须实行集中统一回潮,不允许烟农在家中回潮,这是一条原则,也是下步督查的重点。当然,要结合当前实际,充分发挥好相关设施、设备的作用。日照提出,将烟农烤后烟叶交由合作社统一托管回潮,贵州等省在烟站配套回潮设施,烟叶从烤房直接到烟站,由分级专业队负责在烟站回潮,都值得我们借鉴。还有一个办法,我们的育苗工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回潮场所,把育苗池里灌满水,太阳一晒,烟叶在育苗棚里回潮效果就非常好。要利用好我们的设施设备,开动脑筋,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解决烟叶回潮问题。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必须保证不在烟农家中回潮。只要在家里回潮,非烟物质就控不住,其它如掺杂使假等问题相应而来。第三,定级收购模式要进行研究。收购期间,也是田间管理、成熟采烤关键时期,必须确保生产收购两不误,今年的收购如果按照传统的定级模式可能行不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抓好生产收购人员的调配,对定级收购的模式进行认真研究和创新,既要减工降本,还要保证规范。皖南是在烘烤工场直接加工成包,用专用车辆拉到烟站,一包一包的看,稍微有点问题的就近加工,问题突出的退回。皖南的收购效率非常高,有两个大烟站,其中一个烟站一个季节能收15万担烟叶,另一个能收10万担烟叶。只要在前期分级过程中控制好,责任追究落实好,成包以后就能够确保质量。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在烟站分级的过程中就定级了,如果定不了级,烟农是不会让把烟包拉走的。我前段时间调研的时候,有的同志就讲,如果定的级不准,把这个烟再退给烟农,要造成纠纷。这个要分清楚,你只要定了级,烟叶就是烟草公司的、不是烟农的,定级不准是在专业化分级过程中出的问题,要追究我们内部的管理责任,而不是去和烟农扯皮。所以说,皖南的经验里面有很多细节性的东西需要考虑。

3.认真研究烟叶质量把控问题。今年全省在面积落实、品种清理、烟田轮作、合理施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一步我们还要抓田间管理、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分级收购。按照徐总的要求,省局(公司)明确,今年要做到五个不收购:劣杂品种不收购、盐水回潮烟叶不收购、煤灰污染烟叶不收购、非烟物质超限烟叶不收购、种植辖区外的烟叶不收购。烟叶生产收购环节有很多细节需要扎实去落实,这五个不收购谁来做?徐总提出要设立专职的质量管理员,主要职责就是查找问题。烟叶从烤房进入分级场所之前,由质量管理员对五个不收购进行评判,不符合收购条件的要退回去。在生产环节也有必要设一个质量管理员,看病虫害防治用药规范不规范,田间采收有没有采生,烘烤有没有烤房漏烟等问题。设立质量管理员,对生产收购工作进行监督,是国外烟叶企业的通行做法。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学习这一做法,并进行深化细化。质量管理员怎么设?岗位怎么界定?如何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考核奖惩怎么落实?都需要大家认真去思考,确保落实到位。我认为,对于1000亩以下的烟站,可以由站长或副站长兼任质量管理员;1000亩以上的烟站,要设立质量管理员,对生产收购关键环节存在的一些重要节点问题去巡查,他的责任就是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还是由县公司和烟站负责。同时,建议县公司也设立质量管理员,收购环节的质量管理员重点查五个不收,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员重点查农药的使用、采收成熟度,查生产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去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去监督。收购模式的改变,可能对整个生产收购的各项工作产生影响,大家都要重新进行评估,打破传统观念,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提前收购工作顺利实施。

同志们,2018年是全省烟叶工作实现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统一步调、苦干实干、锐意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在烟草绿色防控暨农残控制培训班上的讲话[此文共773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