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杜郎口中学学习之体会
赴杜郎口中学学习之体会
2014 年10月19日至27日,我们一行五人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培训学习一周。学习归来,感触颇多,现将所见所闻所想与大家分享。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镇办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地处鲁西北偏远农村,学校周围就是农田。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杜郎口镇的农家子弟,杜郎口中学的老师绝大多数也是当地人,学历参差不齐,大部分老师的第一学历是中师毕业,所以,我对杜郎口中学的定义是朴素的平民教育。然而,杜郎口中学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参观学习者至少200多人,多时上千人,这说明杜郎口中学的确有过人之处。
走进杜郎口中学,我们看到:校园干净,没有果皮纸屑;行走的学生两人或行或列,三人及其以上必定是一列,没有追逐打闹的;站队做操,集合迅速,队列队形横看竖看斜看都是直线;几百名学生在餐厅一块吃饭,听不到说话声;课间时间,除过上厕所和检查常规工作,学生都在教室或走廊里或读或写或讨论,为上课做准备;课堂上,或写板、或读背、或讨论、或展示,都在积极的学习,没有学生干与学习无关的事;再看杜郎口中学的老师,每天上午7:30-8:00、下午1:30-2:00,全体教师在大礼堂召开反思会(反思会前是教师锻炼时间,跳两首曲子的广场舞,反思会的议程主要是,教师背诵文本,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不到位及改进措施,分享自己的成功做法或经验,通报之前半天的检查中的不到位及排序,最后是随机发言),上午全体教师反思会后是学科组反思,下午全体教师反思会后是年级组反思;教师除过上课,或备课、或坐班听课、或转听课、或查课、或作报告、或写业务材料、或准备教师反思会和精彩30分;教学楼大厅里摆放着教师个人周反思白板和年级组、学科组、校委质检组的周考核排序白板,黑板上是教师粉笔书写的听课评价(每天一换),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年级组、学科组、校委质检组的每天听课评价;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人人都会演讲,个个都能做报告,平均每天有6位教师为外来的学习者作报告,有6位老师在全校反思会上发言,有9位老师在学科组和年级组反思会上发言(全校不到60人,发言人占三分之一);……一句话,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学生,你看见他的时候,他们都在忙碌着。
对于杜郎口中学,我感触最深的是:
1、学生行为习惯好,素质高。
2、学生学习热情高,劲头大。
3、教师责任心强,用心工作。
杜郎口中学留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场、一种魂魄。他印证了我们常说的一个道理: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通过听课、听报告、看早读、跟操、转晚自习、观察、交流,我发现杜郎口中学的理念和做法有以下几条:
1、做事原则是,一事不优,不做二事(将做事和做人挂钩,以具体的事为载体,树立高标,逐一过关,养成习惯,形成素养)。比如说就餐的训练、在黑板上写字训练(8612标准:一行八个字,一个字6*6厘米大,字间距是1厘米,行间距是2厘米)、宿舍管理训练等。
2、评价(比)是最好的武器。学科组年级组考核排序、质检组每半天对学科组、年级组、级部排序,反思会上点名反馈优点和不足。评比就有优劣,他们强调的是让优秀者得到名和利。优秀教师奖金多、外出讲课、作报告的机会多、评优晋级优先。让做得差的自律,也就是反思和罚款。
3、严格是真正的关爱,批评是最大的福利(互相找不足、找不到位,批评你的人是你的恩人,(孟子说,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闻过则喜)。对老师、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近似苛刻。反馈的、反思的都是不足、不到位,如何整改。
4、反思成就自我(反思融入角角落落)。“反思三年成名师”。学校反思大会上轮流反思、学科组会上、年级组会上、班组会上都反思、每周写反思白板。反思一方面是进行自我批评,另一方面是分享成功做法。比如说,宋斌主任的反思分享异常精彩,实际上是两个教育故事:一个是智慧教育后进生的事例(因材施教),另一个是机智找到丢失的钱的事例(教育智慧)。
5、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做好示范,比如说课堂展示: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体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教师要为学生做好表率。不乱扔粉笔头,教师不扔,还要主动捡(我听课时,徐立老师就在学生做题时自己拣粉笔头)。
6、人人是主人,个个是主任(发挥团队精神,优势互补)。全体师生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同时人人都是管理者。教师全员参与学校管理,学生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分工极其细致,人人都操心,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查。而且能持之以恒,成为习惯。好比战争年代的全民皆兵,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7、教师和学生同背诵课本(多说、多读、多背)。目前。杜郎口中学的最新动向有三:一是强调背诵课本,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背,教师也背;二是重视教师板书的引领和总结,要求教师把规律方法重点内容总结成口诀、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三是推行“无师课堂”,真正实现学生自主自由的学习。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1、从小事(易事)入手,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一点一点抓,一点一点过关,每天每周每月改变一点点,有改变就是进步就是成功。
2、(老师和优秀学生)以身作则,示范引领。
3、人人操心,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4、(师生)相互纠错,共同提高。
5、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干部和小助手)。
6、虚心请教,主动反思,交流共享(特别是青年教师)。
7、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将规律方法总结为口诀、顺口溜。
另外,我想说的是,我们学校优秀的老师、先进的事迹也很多,比如:王宏主任、蔡晓燕主任加班加点干工作无怨言;郭敏组长带领初三教师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为初三学生补课,初三全体老师协商安排好补课和月考工作;余雪棉组长带领初二教师对学生高标准要求,精细化管理,目前初二的学生的习惯是最好的;崔玉萍组长每月总是第一个召开年级组会,总结得失、提出要求、统一思想;邹春华、杨亚旭、李艳芳、刘小莉、余雪棉等老师一直坚持早到校,提前组织学生学习;余雪棉、徐彩玲、杨亚旭、刘小莉、李艳芳、王宏、邹春华等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不计报酬为学生辅导;王宏、蔡晓燕两位主任,李艳芳、余雪棉两位组长带头上公开课;裴爱丽老师改进教法、课堂完成作业,为学生学习中考科目节省时间;胡鹏、白小平克服家庭困难坚持周六补课……因此,我们既要学习名校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我们更要学习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关注真善美,聚合正能量,把工作再做细致一点,把我校积极上进、负责实干、和谐幸福的学校文化、学校精 ……此处隐藏4582个字……元”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14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国家级顶尖人物,他们的职业成绩也远远低于社会预期。他们都是有着“一肚皮标准答案的好学生”呀!可是,这样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欠缺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能力。他们幸运的通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筛选留了下来,但却很难适应需要创新人才的社会。
这则材料或许就是杜郎口课堂改革成功的原因所在吧!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就是互动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几个人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几十人同时争相解题板演;一个人面对几十人大胆而又精彩的题目讲解;全体互动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小组内部互助、自制式的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懈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的活跃,完全脱离了一个学生的被动、被指挥的角色,课堂上同学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跪在板凳上,有的趴在课桌上,看似乱哄哄,但是每当一位同学站起来或走上讲台提出一个问题时,其他同学都能迅速针
对这一问题做出反应。每节课堂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他们每个人都敢于展示自己,敢于张扬自己。
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杜郎口的课堂让我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讲课的是学生,给学生解答题的也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 “要我学”为“我要学”。 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首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 其次,一定要在课堂的备课上下功夫。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不用讲了,上课轻松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如果学生讲的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
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杜郎口中学成功后的光环上,我们更应该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迈开我们的双脚,踏上那条充满荆棘但通向成功的道路
第五篇: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一、第一印象
没有气派的学校大门,没有豪华的教学、办公楼。入校门后不大的宣传栏围满了人,她们的校训彰显着他们的办学宗旨“自主、自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探索、创新”,旁边的是他们的课堂所要达到的“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教学楼前,路边没有见到一片纸屑,一块糖纸,一个塑料袋,看到的深厚的育人的气氛。若大的操场也是那样的干净,没有一片纸屑,一块糖纸,一个塑料袋,只是风吹过,飘起一两片树叶,好像在向人诉说这是一所农村中学。
二、第二印象
进入教学楼,走廊墙上,楼梯上,走廊顶上,到处是都是一个个“宣传专栏”,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一进学校大门开始,到走廊,到教室内,都在包围着你,做一次深呼吸,那种学习氛围都可以沁入你的心脾,时时、处处都让学生处于这样的氛围中。
三、对学生的印象
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那处井然有序,集合可以更快更齐,上课可以更积极,对人有礼貌,对学习是那么的专注,不管旁边有多少的
人,引起他注意的只有他的任课老师。有非常强的组织纪纪律性,集体荣誉感。这是我们的学生比较缺失的。
四、对教师的印象
敬业、乐业、是学生的榜样、引导者,更是学校精神的灌输者和体现者。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不讲条件,“绝不找借口”,无条件的去执行。
五、听课的感觉
1、课的类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
2、在每一堂课的开始黑板上都写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情景模拟、学习过程等,有的老师会在课堂每一环节的后面标注着这一环节所用的时间。
3、学生都在动,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除了听的两节信息技术课外),学生成为了课堂和学习的主人,人人都发言,人人都进行质疑。每组由一名学生当互助组长,相当于一个小“班主任”或承包人,负责本组学生的纪律、学习的检查、监督、组织。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
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改变成了为学生服务。
4、必要的激励措施,在杜郎口中学里课堂上极个别的老师还在用着计分这种比较老的激励方法。很多老师都有了自己的独特个性的奖励、激励办法。如:爬楼梯、砸金蛋、放鞭炮、看谁跑的远、开心农场等。
5、听了有两节语文,两节数学课,在不同的班级上的课,由不同的老师来执教。但他们在黑板上展示目标、过程几乎是一字不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环节几乎都一样,唯一有差别的就是老师在实际引导,评价时略有不同。由此看出他们的集体备课的力度,所要达到的层次,都有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真正的有了集体备课。
6、黑板的利用率很高,在每一个班级,每一堂课(除听了两节信息技术课外)每一块黑板都利用了,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了上黑板上展示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提出自己的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六、第三印象
学生只要是集体性的活动都能体现出有组织性,有纪律性,是那样的协调一致。如:上操时排队,上实验室时排队,去餐厅时排队,去微机室时排队,去阅览室时还是排队。不管有多少人去参与,
都不会出现混乱的场面。
检查卫生的,静悄悄的进入到班级,不用打招呼,不用打断老师的课堂。
后记: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应学习崔其升校长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以身示范。做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改革中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愿意的去学习,课堂创新追求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以较好的发挥。
文档为doc格式